Opera 推出 AI 浏览器 Neon

AI资讯 5小时前 硕雀
4 0

Opera Neon AI 浏览器概览


1. 背景与定位

Opera 于 2025 年 5 月 28 日正式发布 Opera Neon,并将其定位为 首款“AI Agentic(智能代理)浏览器”,旨在重新思考浏览器在 AI 代理网络中的角色,让浏览器不再是单纯的页面渲染工具,而是能够主动理解用户意图并执行任务的智能助理。Neon 继承了 Opera 多年来在轻量化、跨平台和隐私保护方面的经验,同时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完整的 AI 代理层。


2. 核心功能模块

模块 主要作用 典型场景
Neon Chat 基于大模型的对话式 AI,支持多语言、图像理解,可直接在侧边栏与用户聊天,提供即时答案、内容生成、代码解释等功能 查询信息、撰写邮件、调试代码
Neon Do “任务自动化”代理,能够读取当前网页的 DOM,自动完成表单填写、购物、预订酒店、跨站数据比对等操作 自动填写报名表、批量下单、提取视频菜谱并下单原材料
Neon Make 创意生成模块,接受自然语言指令后可在浏览器内创建网站、游戏、数据可视化报告、代码片段等 生成交互式网页、编写 Python 脚本、制作图表
AI Replay(可选) 将 AI Do 执行的操作记录为可回放的脚本,便于复用和审计 任务复现、工作流共享

这些模块通过统一的侧边栏入口呈现,用户只需点击对应按钮即可切换不同 AI 能力,实现 “聊天 → 执行 → 创作” 的闭环工作流。


3. 技术实现与隐私保护

  • 底层引擎:基于 Opera 自研的 Chromium‑based 渲染引擎,兼容主流网页标准。
  • AI 模型:内置自研的 Browser Operator(亦称 Operator 模型),在本地解析网页结构并与云端大模型协同完成复杂任务。
  • 本地化处理:除需要云端算力的内容生成外,所有网页交互、DOM 解析、用户数据均在本地完成,确保隐私不被泄露。
  • 跨平台:目前提供 Windows 与 macOS 版本,后续计划支持 Linux 与移动端。

4. 商业模式与发布进度

  • 早期采用者:Neon 采用 等待名单(waitlist)模式,先向少数用户开放 Alpha/Beta 测试,用户可在官网提交申请。
  • 订阅收费:正式版定位为 Premium 产品,月费约 19.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40 元),包括完整的 AI Do 与 Make 功能;基础的 Neon Chat 在部分情况下可免费使用。
  • 功能迭代:Opera 表示将在后续持续迭代 AI 能力,计划引入更多插件生态、企业协作功能以及更深度的本地模型部署。

5. 市场意义与竞争格局

  • 差异化定位:相较于 Chrome、Edge 等仅在浏览器中嵌入聊天机器人,Neon 将 AI 代理 深度嵌入浏览器核心,能够主动执行跨站任务并生成可交付内容,形成 “浏览器即工作平台” 的新概念。
  • 竞争对手:目前市场上已有 Perplexity、Microsoft Copilot、Google Gemini 等在浏览器层面的 AI 方案,但大多数仍停留在“搜索+对话”。Neon 的 Do 与 Make 功能在自动化与创作方面更为完整,预示着浏览器功能的进一步扩展。
  • 用户画像:尤其适合需要频繁进行在线事务、内容创作或数据分析的学生、创作者、商务人士以及开发者。对已有 Chrome/Edge 满足基本需求的用户而言,切换动机主要在于 高效自动化 与 本地隐私 两大优势。

6. 小结

Opera Neon 是 Opera 在 AI 时代的全新尝试,凭借 AI Chat、Do、Make 三大核心模块,将浏览器从“信息展示”升级为 “智能助理 + 内容创作平台”。它在本地隐私保护、跨站任务自动化以及可视化内容生成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已通过等待名单向早期用户开放,并计划以付费订阅模式正式推向市场。随着 AI 技术的持续演进,Neon 有望在浏览器竞争格局中形成独特的“代理浏览器”细分,推动 Web 交互方式的进一步革新。

来源:www.aiug.cn
声明:文章均为AI生成,请谨慎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