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i-bin/luci/;stok=/locale 是 OpenWrt LuCI(Web 管理界面)中一种常见的请求路径。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组成部分 | 含义 |
|---|---|
| /cgi-bin/luci | LuCI 的入口 CGI 脚本。所有对 LuCI 的 HTTP 请求最终都会被该脚本接收并交由 Lua 代码进行路由、渲染等处理 |
| ;stok= | 登录后服务器在 Cookie 中返回的 session token(会话令牌)。LuCI 为防止 CSRF(跨站请求伪造)在 URL 中加入 ;stok=,后面跟随实际的 token 值(如 d5b2f26bea057631a936bc623259991b)。只有携带正确的 token,后端才会认为请求来源于已登录的会话 |
| /locale | LuCI 中负责 语言/地区(locale) 设置的控制器路径。访问该路径会返回当前会话的语言环境信息(如 en_US、zh_CN),常用于前端 AJAX 动态切换界面语言 |
工作流程简述
- 登录:用户在 LuCI 登录页面提交用户名/密码,验证成功后服务器在响应的
Set-Cookie中写入sysauth(会话 ID)以及stok(CSRF token)。 - 获取 token:前端 JavaScript 读取
stok(或从页面的全局变量stok)并在后续请求的 URL 中以;stok=形式拼接。 - 请求 locale:例如
GET https://192.168.1.1/cgi-bin/luci/;stok=abcd1234/locale。服务器校验 token 后,调用luci.controller.locale(位于modules/luci-base/htdocs/luci-static/resources/view/system/locale.js)返回 JSON:{ "lang": "zh_CN", "country": "CN" }。 - 渲染页面:前端根据返回的 locale 信息加载对应的语言包(
.po/.mo),实现多语言切换。
常见错误示例
- 缺少 token:直接访问
/cgi-bin/luci/;stok=/locale(即 token 为空)会被视为未授权请求,返回 403 或 “请求地址不存在” 的错误日志。 - 路径拼写错误:如果
;stok=后面写成stok=(缺少分号)或locale拼写错误,同样会导致 “No mapping for GET /cgi-bin/luci/;stok=/locale” 的 404 错误。
安全意义
- CSRF 防护:
stok必须随每一次敏感请求一起发送,防止恶意站点在用户已登录状态下发起未授权的配置修改。 - 会话隔离:不同登录会话拥有独立的
stok,即使同一 IP 的多个用户也不会相互干扰。
小结
- /cgi-bin/luci:LuCI 的统一入口。
- ;stok=TOKEN:登录后生成的会话令牌,用于验证请求合法性。
- /locale:获取或设置当前会话的语言/地区信息的 API。
了解这三个部分的作用后,就能正确使用或调试 LuCI 的 AJAX 接口,尤其在编写自定义插件或进行安全审计时尤为重要。
相关链接:
声明:文章均为AI生成,请谨慎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