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ment Code 定价模式的演变(2024 → 2025)
1. 背景概述
Augment Code 是一款面向开发者的 AI 编程助手,提供聊天式代码补全、Next Edit 建议以及自主 AI 编程体(能够从零创建应用)。自 2024 年 4 月上线以来,产品一直采用“按用户数/月付费、无限交互”的模式。2025 年 10 月公司宣布对定价体系进行重大调整,改为“按使用量计费”。此举在社区内引发了强烈争议,部分用户称费用涨幅已超过 10 倍。
2. 旧的定价结构(2024‑2025 初)
方案 | 月费(美元/用户) | 包含消息量 | 主要特性 |
---|---|---|---|
Community(免费) | 0 | 无限 | 免费社区版,提供完整聊天与代码补全功能 |
Professional(专业) | 30 | 无限 | 面向个人专业人士,支持团队管理 |
Enterprise(企业) | 60 | 无限 | 企业级功能,支持更大规模团队 |
以上信息来源于早期官方说明,后续在 5 月初被新方案取代。
3. 新的使用量计费模式(2025 10 起)
方案 | 月费(美元) | 可发送消息条数 | 计费方式 |
---|---|---|---|
Free(免费) | 0 | 50 条 | 超出后需购买额外消息包(20 美元/300 条) |
Developer(开发者版) | 50 | 600 条 | 按消息条数上限计费 |
Professional(专业版) | 100 | 1 500 条 | 同上 |
Enterprise(企业最高版) | 250 | 4 500 条 | 同上 |
新方案强调“按成功处理的消息数量计费”,并将原本的无限交互限制为具体条数。此外,官方在企业合同中提供“使用量基础的统一计费”,起价约 60 美元/活跃用户/月,不再细分 token 计数。
4. 价格涨幅对比(10 倍以上的说法)
- Developer 版:原价 50/用户/月,仅限 600 条消息。若每日使用 30 条,月度上限约 900 条,实际费用约 1.7 倍;但若使用频率更高(如每日 100 条),则需额外购买消息包,整体成本会迅速超过原价 10 倍。
- Enterprise 版:原价 250/用户/月(4 500 条),若团队日均使用 200 条,月度费用约 4.2 倍;若使用更密集,则同样出现 10 倍以上 的成本增长。
用户自行计算后发现,新计费方式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 单位消息成本 已提升 10 倍以上,因此在社区中出现“涨价超 10 倍”的口碑。
5. 用户反馈与争议
- 成本担忧:大量开发者表示,原本的“无限”套餐是他们日常高频使用的基石,新的消息上限迫使他们频繁购买额外消息包,导致月度支出激增。
- 透明度质疑:部分用户批评公司未提前充分告知“使用量计费”的细则,认为涨价缺乏透明度。
- 替代方案涌现:社区中出现了寻找“平替”工具的讨论,如 Cursor、Windsurf 等被推荐为“免费或更低成本”的替代品。
6. 公司解释与市场影响
- 可持续性:Augment Code 官方称,原来的无限消息模式“难以支撑长期运营”,尤其在模型算力成本持续上升的背景下,需要转向更具可预测性的使用量计费。
- 功能升级:新套餐同时引入了 200 K 上下文窗口、跨仓库索引、团队协作 等企业级功能,试图用更高的价值来平衡费用提升。
- 行业趋势:从“按用户数付费”向“按使用量付费”转变,是 AI 编程工具在商业化过程中的普遍趋势,旨在让费用与实际算力消耗挂钩,避免资源浪费。
7. 小结
- 旧模式:三档固定月费、无限消息,适合高频使用者。
- 新模式:四档基于消息条数的使用量计费,免费用户仅 50 条,付费套餐上限在 600‑4 500 条之间。
- 涨价幅度:在实际使用场景下,单位消息成本提升 10 倍以上,导致用户强烈不满。
- 公司立场:以可持续运营和功能升级为理由,转向使用量计费;行业整体也在向类似模式演进。
声明:文章均为AI生成,请谨慎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