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智行 Auto Omni 全模态端侧大模型实车方案概览
| 维度 | 关键内容 | 说明 |
|---|---|---|
| 发布背景 | 2025 云栖大会全球首发 | 斑马智行在2025 云栖大会上联合阿里通义(Qwen 3‑Omni)和高通正式发布该方案 |
| 合作伙伴 | 斑马智行 + 阿里通义 + 高通 | 三方共研15000 余小时,完成模型、芯片、系统的深度融合 |
| 方案名称 | Auto Omni | “Auto”代表汽车,“Omni”指全模态(Omni‑modal)能力 |
| 技术定位 | 全模态端侧大模型 | 将大模型直接部署在车载端侧,摆脱对云端的强依赖,实现 Always‑On 主动服务,从传统的“指令式交互”升级为“主动感知+主动响应” |
| 核心能力 | 1. 全模态感知:视觉、语音、雷达等多模态输入统一处理 2. 全时空记忆:跨时空上下文关联,支持长对话、情境记忆 3. 全场景服务:覆盖数字娱乐、本地生活、车辆服务等30+场景,90% 场景断网可用 |
|
| 硬件平台 | 高通骁龙 8397 (算力≈320 TOPS)+ 斑马端到端模型系统 | 端侧算力足以支撑大模型实时推理,保证低时延与隐私安全 |
| 模型来源 | 阿里云 Qwen 3‑Omni(原生全模态大模型) | 斑马首家获得该模型端侧独家授权,完成深度定制 |
| 交钥匙方案 | 包括模型定制、平台适配、系统部署、场景应用四大交付模块 | 降低车企落地门槛,提供“一站式”AI座舱解决方案 |
| 生态布局 | 发起 “AI 车载平台服务联盟”,已联合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飞猪、淘票票、天猫养车等 10+ 内容与服务伙伴 | 形成数字娱乐、本地生活、车辆服务三大场景生态,提供平台级 Agent 产品 |
| 商业进度 | 已与国内头部车企达成定点合作,计划 2026 年量产 | 方案已进入落地验证阶段,预计在2026 年实现规模化交付 |
| 用户价值 | - 主动服务:无需唤醒词,车机可主动调温、推荐餐厅、提醒车内遗留物品等 - 断网容错:90% 场景即使无网络也能正常工作 - 隐私安全:数据在端侧完成处理,降低云端泄露风险 |
|
| 行业影响 | 被业界评为智能座舱 AI 领域的 “OpenAI” 级突破,提升斑马在车载 AI 生态的领跑地位,并推动国产芯片算力与 AI 大模型的深度融合 |
关键亮点总结
- 全模态端侧:首次在车载端侧实现视觉、语音、雷达等多模态统一感知,突破传统单一语音交互的局限。
- Always‑On 主动智能:车机能够在用户未发出指令时主动提供服务,实现更自然、更贴心的交互体验。
- 高算力低功耗:依托高通骁龙 8397 芯片,提供 320 TOPS 级算力,满足大模型实时推理需求。
- 交钥匙落地:从模型定制到场景应用全链路交付,显著降低车企研发成本和时间。
- 生态共建:通过 AI 车载平台服务联盟,聚合内容、生活、车辆服务等多方资源,形成闭环的车载 AI 生态。
- 量产计划:已与多家国内头部车企签订合作,预计 2026 年实现量产,标志着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化。
斑马智行的 Auto Omni 方案不仅是一次技术创新,更是智能座舱从“被动指令”向“主动感知”转型的关键里程碑,为车企提供了实现 AI‑native 智能座舱的完整路径。
声明:文章均为AI生成,请谨慎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