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Viterbi算法

AI解读 2小时前 硕雀
2 0

Viterbi算法概述

Viterbi算法是一种基于动态规划思想的求解方法,主要用于在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或类似的状态转移系统中,寻找最有可能产生观测序列的隐藏状态序列(也称为Viterbi路径)。它的核心思想是“最优子结构”:在任意时刻的最优路径一定由前一时刻的最优路径延伸而来。因此,只需在每一步保留每个可能状态的最佳前驱路径,而不必枚举所有可能的完整路径,从而大幅降低计算量。

主要应用场景

  • 通信系统卷积码的译码(如移动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等)
  • 语音识别:把声音信号视为观测序列,文本序列作为隐藏状态,利用Viterbi找出最可能的文字序列
  • 自然语言处理词性标注、分词等任务中,用于在多个可能标注序列中选取概率最高的序列
  • 生物信息学:在基因序列比对、蛋白质结构预测等需要隐状态模型的场景中使用。

工作流

  1. 初始化
    为模型的起始时刻的每个可能状态设定一个起始分数(通常基于初始概率),并记录对应的前驱路径为空。
  2. 递归更新(前向遍历)
    从第二个观测点开始,逐时刻处理。对每一个可能的当前状态,遍历所有前一时刻的状态,计算从前一状态转移到当前状态并产生当前观测的“分数”。在所有可能的前驱中挑选分数最高的那条,并把该前驱记录为当前状态的最佳前驱,同时更新该状态的累计分数。
  3. 终止选择
    当所有观测点都处理完后,检查最后时刻的所有状态,选取累计分数最高的状态作为最优路径的终点。
  4. 回溯(后向恢复)
    从终点状态开始,沿着记录的最佳前驱一路向前回溯,直至起始时刻,得到完整的最优隐藏状态序列,即Viterbi路径。

为什么有效

  • 剪枝:每一步只保留每个状态的最佳前驱,避免了指数级的路径爆炸。
  • 最优保证:由于动态规划的最优子结构性质,最终得到的路径在整个观测序列上是全局最优的。
  • 实现简洁:只需两层循环(时间步 × 状态数)和一个前驱记录表,易于在硬件或软件中实现。

典型实现要点

  • 状态转移概率观测概率(或距离度量)是算法的关键输入。
  • 在通信译码中,这些概率往往用汉明距离欧氏距离来衡量;在语音识别中则使用对数似然等。
  • 为防止数值下溢,实际实现常在每一步进行归一化对数运算(但概念上仍是“相加‑比较‑保留”。)

小结

Viterbi算法通过逐步构建并记录每个时刻的最佳路径,最终以回溯方式得到最可能的隐藏状态序列。它在数字通信、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生物信息学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实现最大似然估计的核心工具之一。

来源:www.aiug.cn
声明:文章均为AI生成,请谨慎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