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oPart

AI解读 9小时前 硕雀
3 0

CoPart 是一种先进的3D生成技术,旨在通过分解3D对象为多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部件”来生成高质量的3D模型。该框架由中国香港科技大学董少聪、许丹教授团队联合中文大学、商汤科技和上海AI实验室共同研发,并发表于2025年7月的论文《From One to More: Contextual Part Latents for 3D Generation》。

  • 论文:https://arxiv.org/pdf/2507.08772
  • 项目:https://hkdsc.github.io/project/copart
  • 源码:https://github.com/hkdsc/copart
  • 数据: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dscdyc/partverse

核心创新点

  1. 部件化生成(Part-based Generation)
    CoPart 的核心创新在于将3D对象的生成过程分解为多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部件”生成任务。每个部件可以独立生成,但又通过特定机制确保整体的和谐统一。这种“化整为零”的方式模仿了人类设计师的创作方式,使得生成的3D模型在细节和整体协调性上都具有更高的质量。
  2. 双重编码策略(Dual Encoding)
    CoPart 采用“双重编码”策略,同时使用几何语言和图像语言来理解和生成3D内容。几何语言确保生成的部件在三维空间中合理且物理上可行,而图像语言则确保生成的部件在视觉上具有逼真感和材质感。这种策略结合了专门处理3D几何和2D图像的AI模型,实现了更高质量的生成效果。
  3. 相互指导机制(Inter-part Guidance)
    CoPart 设计了“相互指导”机制,使各个部件之间能够“对话”和“协商”,确保最终生成的物体不仅每个部件都精美细致,而且整体上具有强烈的一致性和协调感。这种机制通过“3D包围盒”导航和“全局监督”机制,确保生成的3D模型在空间和语义上保持一致。
  4. 大规模数据集支持(PartVerse)
    为了支持CoPart的学习和训练,研究团队构建了名为“PartVerse”的大规模3D部件数据集,包含来自12000个物体的91000个高质量部件,涵盖了175个不同的类别。该数据集为AI提供了丰富的“示例”来学习,显著提升了生成模型的性能。

应用与优势

CoPart 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 游戏开发和影视制作:CoPart 生成的3D模型具有工业级的质量,特别适合游戏开发和影视制作,能够快速生成大量可编辑的3D资产。
  • 教育领域:CoPart 降低了3D创作的技术门槛,使得普通用户也能参与到3D创作中,推动了3D内容创作的民主化。
  • 创意设计:CoPart 的灵活性和可控性使其在创意设计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如快速生成复杂的3D场景和角色模型。

未来展望

CoPart 的提出标志着3D生成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它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还在应用层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CoPart 有望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3D内容创作的革新。

CoPart 3D 生成框架是一种基于部件化生成、双重编码和相互指导机制的先进3D生成技术,通过分解3D对象为多个独立但相互关联的部件,结合几何和图像语言的双重编码策略,实现了高质量、可控的3D生成,为3D内容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来源:www.aiug.cn
声明:文章均为AI生成,请谨慎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