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稀疏注意力(Spatial Sparse Attention,SSA)概述
1. 什么是 SSA
空间稀疏注意力是一类专门针对 高维空间(如图像、视频、3‑D 体素) 的稀疏化注意力机制。它通过 在空间维度上对 token 进行块划分、选择性采样和局部‑全局融合,在保持长程依赖建模能力的同时,大幅降低注意力计算的 时间复杂度和显存占用。与传统的全连接自注意力相比,SSA 的复杂度接近线性或亚线性,适合 大分辨率或大规模点云 场景。
2. 核心技术实现
步骤 | 关键要点 | 典型实现 |
---|---|---|
空间块划分 | 根据 token 的三维坐标(或 2‑D 坐标)将特征图划分为若干 块(blocks),每块内部保持空间相干性。 | Direct3D‑S2 将输入 token 按 3‑D 坐标划分块 |
稀疏 3‑D 压缩 | 对每块内部进行 稀疏抽样(如只保留低 SDF 值或高激活的 token),生成压缩的 key‑value 对。 | Direct3D‑S2 的稀疏 3‑D 压缩模块 |
空间块选择 | 通过 稀疏注意力得分 选出 关键块,进一步聚焦细粒度特征。 | Direct3D‑S2 的块选择模块 |
稀疏 3‑D 窗口 | 在选中的块内部使用 局部窗口(如 3×3、3‑D 滑动窗口)捕获细节信息。 | Direct3D‑S2 的稀疏 3‑D 窗口模块 |
门控融合 | 为每个子模块(压缩、块选择、窗口)预测 门控分数,对其输出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注意力表示。 | Direct3D‑S2 的门控聚合 |
变体 | - 空间可分离自注意力(SSSA):将注意力拆分为 局部‑分组注意力(LSA) 与 全局子采样注意力(GSA),实现类似的稀疏化效果。 - 空间条纹注意力(SSA):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分别做条带注意力,仅通过轻量分支生成注意力权重,适用于图像恢复等任务。 |
3. 与其他稀疏注意力的区别
方法 | 稀疏策略 | 侧重点 |
---|---|---|
通用稀疏注意力(如 Sliding‑Window + Global Tokens) | 预定义窗口 + 少量全局 token | 主要降低序列长度的计算 |
空间稀疏注意力(SSA) | 基于空间坐标的块划分 + 动态块选择 + 局部窗口 | 强调 空间结构 与 几何稀疏,更适合图像/3‑D 数据 |
空间可分离自注意力(SSSA) | 先局部‑分组再全局子采样 | 通过 分离卷积思路 实现稀疏化,计算复杂度从 降到近线性 |
稀疏空间注意力网络(SSANet) | 采样子集的 key/value 生成稀疏亲和矩阵 | 侧重 自适应采样,用于语义分割 |
4. SSA 的优势
- 计算效率显著提升:块划分 + 稀疏抽样将注意力复杂度从 降至约 或线性,适用于 千兆级 token 场景。
- 显存占用大幅降低:只存储选中的块和窗口的 key/value,避免全局亲和矩阵的存储。
- 保持长程依赖:通过 稀疏 3‑D 压缩 + 全局块选择,仍能捕获跨块的全局信息。
- 对几何结构友好:块划分基于空间坐标,天然适配 点云、体素、3‑D 网格 等非平面数据。
- 可插拔:SSA 可以作为 Transformer 编码器的注意力子层 替换,兼容现有网络结构。
5. 典型应用场景
场景 | 具体实现或论文 | 关键收益 |
---|---|---|
大规模 3‑D 生成 | Direct3D‑S2(SSA 用于 Gigascale 3‑D 体素生成) | 处理上亿体素,显存仅增少量 |
视觉 Transformer(高分辨率图像) | Twins‑SVT 中的 空间可分离自注意力(SSSA) | |
图像恢复 / 超分辨率 | 空间条纹注意力(SSA)单元用于细粒度特征加权 | 轻量化注意力提升恢复质量 |
语义分割 | SSANet 中的 稀疏空间注意力网络(Sparse Spatial Attention Network) | 在 Cityscapes、ADE20K 等数据集上取得 SOTA,显存占用下降 30%+ |
视频目标分割 | SSTVOS(Sparse Spatiotemporal Transformers)使用稀疏空间‑时间注意力 | 长视频帧数下仍保持实时推理 |
少样本学习 | 稀疏空间变换层(Sparse Spatial Transformers)在 few‑shot 图像检索中自动聚焦任务相关区域 | 提升检索准确率,计算开销低 |
雷达点云分割 | 稀疏卷积 + 空间注意力模块提升关键点检测效率 | 在点云稀疏场景下显著加速 |
6. 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
- 自适应块划分:从固定网格向 基于特征重要性动态划分 迁移,以进一步提升稀疏率。
- 跨模态稀疏注意力:将 SSA 与 语言、音频 融合,实现 视觉‑语言 大模型的高效推理。
- 硬件协同优化:结合 FlashAttention、SparseGPU 等底层加速库,实现真正的 亚线性 推理速度。
- 可解释性:通过门控分数和块选择可视化,解释模型关注的空间区域,提升模型可信度。
- 统一稀疏框架:将 空间稀疏、时间稀疏、通道稀疏 统一为 多维稀疏注意力,适配多模态大模型的需求。
7. 小结
空间稀疏注意力(SSA)通过 空间块划分、稀疏抽样、局部窗口与门控融合,在保持全局感受野的同时显著降低计算和显存成本。它已经在 3‑D 生成、视觉 Transformer、语义分割、视频分割、少样本学习 等多个前沿任务中取得实证效果,并正向 自适应稀疏、跨模态融合、硬件协同 等方向快速演进。对需要处理 高分辨率或大规模空间数据 的模型而言,SSA 是提升效率与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
声明:文章均为AI生成,请谨慎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