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抽取式问答(Extractive QA)

抽取式问答Extractive QA)概述

1. 什么是抽取式问答

抽取式问答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的一种任务,目标是 在给定的文本或文档中直接定位并提取出能够回答用户提问的文本片段,而不是生成新的文字。答案必须是原文中出现的子串(span),因此答案的真实性和可验证性很高。

2. 工作原理

  1. 输入:用户提出一个自然语言问题 ,系统同时获得一个或多个候选上下文 (段落、文章、文档等)。
  2. 模型:基于预训练语言模型(如 BERTRoBERTaALBERT、Longformer 等)在 起始位置 与 结束位置 上进行二分类或回归预测,得到最可能的答案跨度。
  3. 输出:模型返回答案文本、起止字符索引以及置信分数。若上下文中不存在答案,模型可返回 “无答案” 或空串。

典型的实现流程如下:

  • 文本编码 → 问题‑上下文拼接 → Transformer 编码 → 起止位置预测层 → 答案抽取

3. 关键技术与模型

技术/模型 说明
BERT‑style 编码器 通过双向 Transformer 捕获上下文语义,常用的起止预测头(start‑end classifier)实现答案定位
RoBERTa / ELECTRA / ALBERT 在 BERT 基础上进行更大规模预训练或参数压缩,提高准确率与推理速度
Longformer / BigBird 处理长文档(数千词)时的稀疏注意力机制,适用于文档级抽取
检索增强(RAG 先检索相关段落,再在检索到的文本上进行抽取,兼顾检索与抽取的优势
多任务学习 将抽取式 QA 与命名实体识别关系抽取等任务联合训练,提升跨任务鲁棒性

4. 常用数据集

  • SQuAD(Stanford Question Answering Dataset‍:最经典的英文阅读理解数据集,答案均为原文子串。
  • 中文数据集:如 CMRCDRCD 等,提供中文问答对,推动中文抽取式 QA 研究。
  • 跨语言/跨域数据:如 XQuADMLQA,用于评估模型的跨语言迁移能力。

5. 应用场景

  • 企业文档检索:在内部手册、合同、技术文档中快速定位答案,提高工作效率。
  • 客服系统:自动从知识库中抽取答案,提供精准、可追溯的回复。
  • 医疗/法律:在专业文献或法规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确保答案来源可靠。
  • 搜索引擎:在搜索结果页面直接高亮答案片段,提升用户体验

6. 优势与局限

优势

  • 事实准确性:答案直接来源于原文,可验证。
  • 计算效率:相较于生成式模型,抽取式模型只需定位子串,推理速度更快,模型体积也更小。
  • 解释性强:可以直接展示答案所在的上下文,便于审计与合规。

局限

  • 答案必须在文本中出现,对需要推理、整合多段信息的复杂问题无能为力。
  • 对长文档的处理仍受限,需要特殊模型或分段检索才能覆盖全部内容。
  • 跨语言迁移仍有挑战,尤其在低资源语言上表现不佳。

7. 发展趋势

  1. 检索‑抽取融合:结合大规模检索(如 BM25、Dense Retrieval)与抽取式阅读器,实现开放域 QA 的高效、准确回答。
  2. 多语言/跨域适配:通过跨语言预训练和少量标注微调,提升模型在非英语语料上的表现。
  3. 高效模型压缩:DistilBERT、TinyBERT 等轻量化模型在移动端或边缘设备上部署抽取式 QA。
  4. 可解释性与安全性:加入答案可信度评估、来源追溯机制,满足企业合规需求。

小结
抽取式问答通过在已有文本中定位答案子串,实现了高准确性、可验证性和较低的计算成本,已广泛应用于文档检索、客服、搜索等实际场景。随着检索技术、跨语言模型和模型压缩的进步,抽取式 QA 正在向更大规模、更多语言和更高效的方向演进。

来源:www.aiug.cn
声明:文章均为AI生成,请谨慎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