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可提示概念分割(PCS)

AI解读 3小时前 硕雀
5 0

可提示概念分割Promptable Concept Segmentation,PCS)概述


1. 什么是 PCS?

PCS 是一种新型的视觉分割任务,旨在让模型在 给定图像或视频 的情况下,依据用户提供的概念提示(文本短语、图像示例或两者的组合)返回 所有匹配该概念的实例分割掩码 并赋予唯一身份标识。与传统的交互式分割(点、框、遮罩)只针对单个实例不同,PCS 强调 开放词汇、全实例、多模态提示,能够一次性分割图中所有符合概念的对象,并在视频中保持跨帧身份一致性。


2. PCS 的核心要素

要素 说明 关键点
概念提示(Prompt 文本提示:如 “红苹果”“戴帽子的人”。
图像示例:正负样本边界框或局部裁剪。
混合提示:文本+图像共同约束。
支持零样本学习,用户可自由输入任意名词短语
全实例分割 对图像中所有满足概念的对象进行分割,而非仅单一实例。 解决传统 SAM 只能分割单实例的局限
跨模态融合 视觉语言模型深度融合,实现视觉‑语言的统一感知。 视觉语言模型的深度融合是 SAM 3 的核心创新
身份保持(Identity) 在视频序列中为同一概念的不同帧实例分配统一 ID,实现对象追踪。 采用记忆‑基视频追踪器实现

3. 技术实现(以 SAM 3 为例)

  1. 模型结构
    • 共享视觉骨干:同时服务于图像级检测器和视频追踪器。
    • Presence Head:负责判断概念在图像/帧中是否出现,显著提升检测准确率
    • 解耦的识别‑定位:先判断概念是否存在,再定位对应实例,提升效率与鲁棒性
  2. 数据引擎
    • 构建了 SA‑Co(Segment Anything with Concepts)‍ 基准,包含约 400 万 条独立概念标签,覆盖硬负样本、图像与视频多模态数据。
  3. 训练与推理
    • 采用大规模自监督预训练 + 多任务微调,使模型能够在 零样本 条件下响应任意概念提示。
    • 在视频 PCS 中,模型通过记忆模块实现跨帧身份关联,实现 实时多实例追踪

4. 与传统分割任务的区别

任务 提示方式 目标范围 关键特性
交互式分割(点/框/遮罩) 视觉提示(单实例) 单个对象 需要手动标注位置
语义分割 固定类别标签 所有像素 类别受限、无实例区分
实例分割 固定类别 + 实例 ID 同类所有实例 受限于预定义类别
PCS 文本/图像/混合概念提示 所有匹配概念的实例 开放词汇、跨模态、跨帧身份保持

5. 典型应用场景

  • 内容创作:用户只需输入 “蓝色汽车”,系统即可在整张图片或视频中自动抠出所有蓝色汽车,便于后期编辑。
  • 智能监控:通过概念提示 “戴口罩的行人”,实现对特定行为或属性的实时检测与追踪。
  • 机器人感知:机器人可依据自然语言指令 “抓取红色杯子”,快速定位并分割目标。
  • 医学影像:医生输入 “肿瘤”,系统自动标记所有符合特征的病灶区域,提升诊断效率。

6. 当前挑战与未来方向

挑战 说明
概念歧义 同一短语在不同场景下可能指代不同视觉对象,需要更强的上下文理解。
长尾概念 稀有或细粒度概念的样本不足,仍依赖大规模数据或迁移学习
实时性 视频 PCS 需要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实现低延迟推理。
跨语言提示 支持多语言文本提示仍是开放问题。

未来研究 可能聚焦于:

  • 更高效的多模态提示融合(如视觉‑语言对齐的轻量化模型)。
  • 自适应概念扩展:模型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少量标注自动学习新概念。
  • 统一的跨域基准:将图像、视频、3D 场景统一到同一 PCS 框架中。

7. 小结

可提示概念分割(PCS)是 从“在哪里分割”向“分割什么” 的范式升级,借助 文本/图像概念提示 实现 开放词汇、全实例、多模态 的分割能力。以 SAM 3 为代表的最新模型通过 视觉语言深度融合、Presence Head、记忆‑基视频追踪 等技术,显著提升了分割的灵活性与实用性,已在内容创作、智能监控、机器人感知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前景。

来源:www.aiug.cn
声明:文章均为AI生成,请谨慎辨别信息的真伪和可靠性!